我知道的“湄潭翠芽”
作者:牟小玲
中国一些知名度高的名茶,常常有一个故事,让人津津乐道,对它充满好奇与期许。贵州“三绿一红”中的湄潭翠芽有故事吗?有,而且和战争、文化人、专家及湄潭县人民有关。追述它创制的历史,以及产品名称的更迭,探寻它的原料及制作工艺的变化,理清脉络,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这款来自黔北茶区的现代名茶的故事。
一、创制期
1941年,湄潭龙井,在中国现代著名的茶叶生物学家,现代茶叶科技的开拓者,中央实验茶场第一任场长刘淦芝先生;中国杰出的茶学家、茶树栽培专家、茶叶科学研究先驱之一、中国十大茶人之一的李联标先生;中央实验茶场、浙大等多位全国知名教授等一群民族精英的期盼中、注视下诞生。
湄潭龙井,釆摘“湄潭苔茶”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的鲜叶,它是从杭州西湖龙井茶区来湄的,炒西湖龙井茶的高手邬锡德、葛顺潮师傅手中炒制出来的。它的外形扁平直滑,形似葵花籽。刘淦芝等专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 ——湄潭龙井。
据李联标先生记载,1941年生产湄潭龙井10斤,1942年生产117.46斤。
中央实验茶场及浙大农学院的师生们大多是浙江人,家乡龙井茶的味道,让师生们念念不忘。在抗战的后方,在偏居一隅的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秀美湄潭小城,一杯芳香四溢的“湄潭龙井”茶,给他们带来了一场精神、视觉、嗅觉、味觉的盛宴,深受他们的喜爱。1941年4月18日《茶情》记载:“自开始制茶以来,各界人士,如浙大教授竺可桢、蔡邦华、李四光、苏步青、王淦昌、贝时璋、吴有训、吴耕民等来场参观者极众,他们对仿制的龙井茶……表扬赞颂。”
怎样为湄潭培养本土人才?怎样帮助本地发展茶产业?中央实验茶场场长,身兼浙大农学教授的刘淦芝先生和浙大江恒源教授等倡议,浙大与实验茶场联合办学搞科研,创办—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,下设茶科、蚕科,学制3年。基础课由浙大农学院教授、老师担任,专业课由中茶所的专家们担任,李联标老师任茶科班主任。这所学校的创办,为贵州茶产业培养了牟应书、杨思华等茶叶专业人才。他们是学习炒制湄潭龙井茶的第一批学员。经过三年的学习,他们基本掌握了湄潭龙井茶的炒制技艺。牟应书等人,将其“青锅”“辉锅”工艺的炒制技艺,在湄潭茶场进行传授。湄潭茶场制茶工厂的师傅们,一直沿用该项技术至上世纪六十年代。追根溯源,湄潭龙井和浙江龙井茶一脉相。
二、发展期
1、茶名更迭
(1)从“湄潭龙井”到“湄江茶”
听父亲牟应书先生讲述及查阅湄潭茶场相关文字记载,知道了从1941年到1953年,湄潭茶场生产的扁形茶一直叫“湄潭龙井”。
据《贵州湄潭茶场志》记载:1953年5月,贵州省人民政府省长周林到场参观,建议将场生产“龙井茶”改名“湄江茶”。
(2)从“湄江茶”到“湄江翠片”
从小听父亲讲:“湄江茶扁平直滑,形似瓜籽”。十几岁在永兴茶场品种组看父亲炒茶,翠绿的茶芽在他的手中排着队,父亲将它们拉直、压扁、磨光。从小便知道它珍贵得很,喝上一口,满口留香,只是当时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达。
1981年去湄潭制茶工厂上班,有机会学习炒湄江茶和品尝湄江茶, 对它的外形、色泽,香气、滋味有了更多的感官体验和记忆。
据《贵州湄潭茶场志》记载,1984年安徽农业大学教授,世界农业科技名人陈椽建议,将“湄江茶”更名“湄江翠片”,并编入《中国名茶研究选集》。
这款叫了28年的湄江茶突然更名,实在不习惯,因为“湄江茶”三个字,已深深烙在脑海中,它的香气滋味也永远留在记忆里。
(3)公用品牌“湄潭翠芽”
2004年,在县委书记田刚及县长鞠洪、副县长杨游明的领导下,全县(不包括湄谭茶场)生产的扁形茶统一品牌叫“湄潭翠芽”,举全县之力,打造公用品牌“湄潭翠芽”。
2010年,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,将湄潭茶场整体移交湄潭县人民政府管理。湄潭茶场在此之前,由于改革开放,市场经济发展,几千亩茶园承包给了职工,2002年12月,湄潭、永兴两大制茶工厂都停止生产,湄江茶、湄江翠片品牌名存实亡,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综上所述,湄潭县自1941年开始生产扁形茶,其产品名几经更迭,从湄潭龙井—湄江茶—湄江翠片—湄潭翠芽。
2、技术改进(1958–1960)
创制初期,“湄潭龙井”选用的原料是湄潭苔茶一芽一叶初展,工艺按龙井茶“青锅”“辉锅”二道二序进行加工。一个技术熟练工,八小时可生产2.5~2.8斤干茶,工效很低。且由于炒茶工技术掌握程度不一样,产品质量很难控制。但随着湄潭茶场茶园面积的增加,相应湄江茶产量增加,必须解决技术难题,使产品质量易于控制。再加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种植多釆用有性繁殖,品种以湄潭苔茶为主。根据湄潭苔茶芽叶肥厚的特点,为进一步探索炒制湄江茶的新工艺,实现又快又好的炒制技术,其工艺需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完善,创制出“湄江茶”特有的加工工艺。
牟应书先生是1943年进入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技术学校茶科学茶,1944年春天便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,白天到打鼓坡釆茶,晚上跟邬锡德师傅学习炒“湄潭龙井。他勤奋好学,吃苦耐劳,通过三年的理论联系实际,他成为了炒制“湄潭龙井”茶的高手。
1955年他受命担任开荒队的队长,去开垦永兴茶叶生产队(1960年永兴茶叶生产队改为“永兴分站、1962年改为“断石桥茶场”、后又改称”永兴分场”)并一直担任永兴分场场长至1982年调农业厅农场局工作。在他的主持下,1955开垦茶园640亩,当年移栽茶树11亩,到1958年开垦面积己达4710亩,茶园播种面积己达3920.85亩。1958生产湄江茶58斤。1959年生产湄江茶1034斤。由于“湄江茶”是全手工炒制,生产时间又短,全场几千亩茶园,一年“湄冮茶”只能生产几百上千斤,而且由于炒茶师傅的技术高低不同,产品质量较难控制。在这种情况下,加工工艺急需提升、改进。
为此,1958年牟应书先生到杭州梅家坞进一步学习龙井茶加工技术。并于当年开始立项,对“湄江茶”新工艺进行研究,并担任、主持实施了该课题。经过三年的试制,总结出成套的“湄江茶”釆制工艺。
现根据牟老的手稿记录,将改进后的原料釆摘和加工工艺记录如下:
(1)原料:
嫩釆。采湄潭苔茶明前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,芽和叶要对齐,叶色要嫩绿,不能釆紫芽。
(2)工艺
加工工艺:将原来的加工工序二道(青锅、辉锅)改为四道,即:摊放—杀青—做形—-辉锅。下面是各工序的具体描述:
第一道工序:摊放,鲜叶失水5%—7%;
第二道工序:一炒高温杀青,温度160℃;
第三道工序:二炒中温做形,温度100℃;
第四道工序:三炒低温辉锅,温度80℃。
(3) 炒制手法(九字炒制手法):拉、抖、扣、挺、压、推、挤、磨、甩。
全手工加工,统一杀青,解决因杀青温度不同,杀青老嫩程度掌楃不一致造成的质量问题。即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杀青,其他师傅去领杀好青的叶子,再进行二炒、三炒。1994年我离开湄潭制茶工厂时,仍然沿用以上工艺。
这一技术的改进和完善,使产品质量得到提高,为湄江茶成为省级和国家级名茶打下了基础。也为大量生产“湄江茶”提供了技术保证。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可见改进后的技术的重要性!
1960年,正值困难时期,大量茶场工人下放回家务农,永兴分场职工从600人减少至200人,其中还包括接收的100个孤儿(最小的才9岁)。茶场经营入不敷出,工人连吃饭都成了问题,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。正在无计可施时,省外贸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,1959年茶场送到广交会展销的湄江茶被一外商看中,1960年要订几千斤,每斤30元。省外贸和湄潭茶场签订了购销合同。当时每斤30元,比生产普通红、绿茶价格高出10倍,如果完成这一任务,可解决永兴分场200人全年的工资及生产费用,可渡过难关。这么大的订单怎么完成?总场把这项任务交给永兴分场来完成。场长牟应书先生临危受命,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。他动员永兴分场200名职工,排除万难也要完成这一任务。
要想在清明节前半个月左右的生产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,按一个工一天生产2.5斤干茶计算,再减去雨天不能生产,要实现这一目标,必须要打100个灶头,架100口炒茶锅,由100人来炒,才有可能在清明节前完成此项任务。这么多灶头打在哪里?他们首先在场部大礼堂(座落在永兴三队)里面打灶头,不够数的在三队茶园斜坡处,挖土坑打灶头。全场干部职工拼命,众志成城,硬是在大礼堂内及茶园的斜坡上打起了一百个灶头,架起了100口炒茶锅。一百个炒茶师傅哪里来?当时永兴制茶工厂还没建设,没有几个炒过茶的师傅。但困难压不倒英雄汉,牟应书先生组织炒茶工培训,临阵磨刀,他手把手边炒边教。
3000斤干茶需要一万多斤鲜叶,釆摘工也成了大问题。全体员工团结一心,白天全体上山釆茶,晩上全体投入制茶。 再加上永兴镇的居民釆茶工给力,保障了鲜叶的釆摘。
湿柴湿灶头,100口锅夜以继日的加工,硬是在清明节前,不可思议的炒出了3025斤“湄江茶”,完成了这项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我是做茶的人,知道全手工炒茶的难度,大多数新手,白天采茶,晚上制茶,连续作战,其艰苦的程度,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想象的!
我从1981年到1993年一直在湄潭制茶工厂工作,那时,湄江茶的加工条件己经比较好了,炒湄江茶有专门的名茶生产车间,有十几位技术熟练工。全手工炒制湄江茶,湄潭制茶工厂每年的产量也就在200–400斤之间;永兴制茶工厂在1000斤左右。整个湄潭茶场,二个大大的茶叶加工厂,全场8000多亩茶园,一年才生产一千多斤湄江茶。
永兴分场1960年竞能生产三千多斤湄江茶?对此,我一直深度怀疑!直到看到父亲的工作笔记,白纸黑字,难道还要怀疑吗?岁月限制了我们的想象!前辈们用满腔的热血创造了历史,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。但父亲偶尔谈及此事时,轻描淡写,云淡风轻,可能在他开拓贵州茶产业的艰辛岁月中,这,应不算是最艰难的吧!
但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没想明白,后来也没向父亲问明白,留下一个猜想一个遗憾。当时,在茶园斜坡上挖出的灶头,人站在什么地方炒茶呢?是站着炒还是坐在地上炒?
想象其场景,晩上,炒茶的100人加上烧火的几十人,再加上送青的、送柴的,老的老小的小,一两百人,应该是人声鼎沸,烟薰火燎,热火朝天。敬佩之情犹然而生,向老前辈们致敬!你们在饥饿的状态下,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,打了一场事关茶场职工生死的炒茶之战。
完成这么大的加工量,和父亲改进后的湄江茶炒制工艺应该直接关联。
三、现状
再后来,湄潭翠芽从品种,到炒制工艺及加工方法,随时代的发展,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,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可以说,传统的湄江茶已脱胎换骨变成了今天的湄潭翠芽,并以其独特的品质,自成一家。
首先,是茶树品种的变化。从“湄潭苔茶”过渡到以“福鼎大白茶”为主。
其次,是原料要求的变化。鲜叶采摘标准,从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到单芽至一芽二叶初展,分三个级别。
再次,加工工艺的改变。其工艺从“青锅、辉锅”,到“摊青、—炒杀青、二炒做形、三炒辉锅;或全机械化加工,其工艺为:摊放—杀青—理条—整形—脱毫—提香—风选。
最后,是加工方法的改变,从全手工到半手工再到全机械化加工。
现在的湄潭翠芽,“外形扁平直,形似葵花籽,隐毫稀见,色泽绿翠;香气清芬悦鼻,粟香浓郁并带有花香;滋味醇厚爽口,回味甘甜;汤色黄绿明亮;叶底嫩绿匀整”。
其优良的品质,有上百次的中国名茶评比金奖证明;其声誉,有“贵州十大名茶”“贵州五大名茶”“贵州三大名茶”及贵州“三绿一红”品牌的支撑;其市场,有众多喜欢它的消费者。“湄潭翠芽”2011年被评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,“湄潭翠芽”品牌价值40.34亿元,位居“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”第28位。”
至今,“湄潭翠芽”历经了83个春秋,己成为贵州一块响当当的茶叶品牌。但追述它的历史,湄潭翠芽是湄潭县几代茶人以及政府的各级领导、工作人员共同努力,辛勤耕耘打造出来的名茶品牌,来之不易。今天,“湄潭翠芽”作为湄潭县的一个公用品牌,我们在使用它时,且用且珍惜!
2024年2月22日